更新時間:2022-04-27 10:40:19 所屬欄目:心臟 作者:吳政行
大多數人都會有吃飯出汗的經歷,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季,特別對于身體較為肥胖的人來說,流汗也是一種酷刑。但是,個人體質不同,出汗情況也有所不同,有些人只是微出汗,而有些人則是大汗淋漓。很多人認為,出現大汗淋漓是由于天氣過于干燥悶熱造成的,其實,這也有可能是我們身體發出的一些問題信號。
中醫認為:
人體內有五液。所謂五臟化五液,指的是心為汗,肺為涕,肝為淚,脾為涎,腎為唾等。也就是說,汗、淚、涎以及涕都是人體正常的精氣所化生,指的是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在一定條件下化生的五液,這其中包括汗液,汗就是津液一種表現表現形式。
一般而言,由于天氣悶熱問題導致出汗是身體調節體溫平衡的主要方式,但如果一吃飯就大汗淋漓,就是一種不正常的液體表現,那也就反映出了身體問題。
一、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。
從中醫角度來說,心臟對應汗,一吃飯就大汗淋漓,說明心臟的功能虛弱。要想緩解出汗多的癥狀,就要增強心臟的功能,減少流汗,還要補津液,因為津液以汗的形式流失太多了,就要補回來。
一吃飯就大汗淋漓大都是偏胖的人,當然瘦的人也有,每個人都會出汗,或多或少。大家看到的出汗可能都差不多,但在中醫大夫眼里,汗預示著很多東西,可以從汗的形狀、量、分布看出很多門道。
二、氣虛和脾胃出了問題。
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汗出,這還預示著是由于素體表虛或者說是氣虛引起的,還可能是脾胃出了問題。一吃飯就大汗淋漓被中醫稱為飲食汗,飲食后隨即汗出,甚至汗下如雨之證,因正虛胃熱所致。
在我國醫學古籍《證治匯補·汗病章》中就有提到:「飲食汗者,因正氣空虛,反為飲食慓悍之氣所勝,故食入汗出?!挂虼?,避免飲食汗,氣虛和脾胃問題患者就要用中藥調補虛弱之氣,調理好腸胃。
3個方法讓你少出一些汗
1、睡眠充足,多吃溫補食物。如大棗、牛肉、山藥、蜂蜜、茯苓,每天也可調杯枸杞蜂蜜水飲用。 平時鼻子愛出汗,說明肺氣不足,需要調理補氣。
2、 經常到戶外做做深唿吸。這有利于鍛鍊唿吸機能,從而達到補肺氣的作用。除此之外,可以選擇百合、花生、桔梗等放入飲食清單內,幫助潤肺補氣。
3、吃一些健脾的食物。如蓮子、薏米、紅豆、白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,中醫認為,薏米是健脾的第一功臣,和此同時也是「祛濕之王」和女人帶下病的克星。薏米本性寒,因此若是腎虛者來說,少吃祛濕即可。
簡而言之,一吃飯就大汗淋漓很有可能是由于身體出現了問題,需要引起重視。對于多汗問題的解決,建議此類人群清淡飲食,避免食用過于辛辣刺激的食物,宜細嚼慢咽。此外,還要保持充足的睡眠,適量運動,保持愉悅的心情。如果癥狀嚴重的,還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,確診后對癥治療。
歡迎留言: